Oral interpretation and language teaching's Fan Box

Search This Blog

Friday, March 11, 2011

與咖啡的最佳距離

與咖啡的最佳距離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的經典廣告台詞令人印象深刻,風靡全球的咖啡魅力與對咖啡的眾多疑懼並存,喝咖啡到底好不好?有沒有方法能收咖啡之利,又不受其害?

�@�̡G李雪莉 �@�X�B�G天下雜誌



從便利商店平價咖啡、罐裝咖啡到精品咖啡館,台灣這幾年的咖啡市場蓬勃,規模上估兩百億。

「喝杯咖啡」不僅成為生活中休閒的註腳,這幾年,不少研究更指出,這種帶著濃郁香味和些微苦澀的飲料,還可能對身體有益。

日前國外的研究指出,咖啡對肝纖維化有保護效果:一天平均攝取二一二毫克咖啡因左右的肝病患者,要較攝取一五四毫克左右咖啡因的患者肝纖維化程度要輕。

過去更有研究指出,咖啡能抗憂鬱、控制體重,甚至可抗癌和預防心血管疾病;儘管對咖啡會不會造成骨質疏鬆、會不會咖啡上癮等恐懼,也一直沒有消失。

喝咖啡到底好不好?有沒有方法能收咖啡之利,又不受其害?

咖啡的好與壞 一體兩面

國泰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黃奕文指出,許多對喝咖啡有益健康的「平反」是流行病學的研究,由觀察推導出結論,而非實驗的結果,儘管證據明確,還是有其限制。

此外,許多喝咖啡的好處,還未有最終定論。

如過去認為,過量的咖啡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也有人指出,咖啡中有抗氧化成分,對癌症、糖尿病的預防有幫助,也能保護心血管。去年荷蘭的一份研究甚至指出,一天喝兩到四杯咖啡,能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究竟咖啡對心血管疾病是好是壞?答案還莫衷一是。

而咖啡帶來的「好」,許多其實是有條件的,不宜過度解讀。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就指出,如有研究指出一百毫克的咖啡因能增加身體三%至四%的新陳代謝,因此能協助控制體重。但必須注意這只是暫時性的刺激;如果長期喝,身體適應刺激,不見得就能提高代謝。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曹雅姿更提醒,如果咖啡裡加了糖或奶精,反而會帶來熱量。

新光醫院營養師謝宛青也舉例,咖啡中的咖啡因會刺激腸胃蠕動,因此有改善便秘的效果;相反的,有大腸急躁症、或者胃潰瘍的人,咖啡因刺激胃酸分泌,或腸胃蠕動更快,反而更不舒服。

喝咖啡停看聽

咖啡的許多「好」與「壞」,其實是一體兩面;研究結果也還不一致,不該將咖啡視為預防的保健品或治療的藥物。專家們建議:

適量攝取。咖啡因攝取量一天建議不超過三百毫克。許多連鎖咖啡店已開始以顏色標示咖啡因含量:紅色表示含咖啡因兩百至三百、或三百毫克以上;黃色是一百至兩百毫克,綠色是一百毫克以下。而如星巴克還提供每一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

避開咖啡的時機

但這平均、標準、實際效果可因人而異:有人一天喝三杯還沒事,有人卻半杯就會睡不著。曹雅姿建議,當發生如心悸等不舒服、不適應的狀況,就不要喝;此外,在可樂、巧克力等其他食物中,也含有咖啡因。

特別要注意的是,許多人以為喝拿鐵,攝入的咖啡因就比較少。但曹雅姿指出,曾有調查發現,不同超商的拿鐵,咖啡因含量從九十毫克到三百六十多毫克都有,重點還是在咖啡和牛奶的比例。

避開咖啡禁忌。有幾種人是不適合喝咖啡的,包括發育中的兒童、懷孕期或哺乳的人、老年人、空腹者、腸道敏感的、胃酸過多的、服用鎮靜劑的、抽菸者、喝酒後、洗腎病人、高血壓患者等。

張斯蘭也建議,有睡眠障礙的人,中午過後,就不要喝咖啡。

感冒時也不建議喝咖啡。謝宛青指出,這主要是因為感冒需要多休息,咖啡卻會讓中樞神經興奮。

更年期後的婦女也最好不要多喝咖啡。咖啡其實不是引起骨質疏鬆的原因;謝宛青指出,一般年輕女孩子如果補充足夠的鈣質,適量飲用咖啡其實不用擔心;但更年期後的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減少,鈣質本就會大量流失,這時候就不建議再多喝咖啡。

避開糖與奶精。適量的咖啡無害,加入的糖與奶精卻會傷身。

糖和奶精除了增加熱量外,奶精裡多有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長期會在血管壁上沈積。營養師建議,可以低脂牛奶代替奶精,既避開反式脂肪風險,又可增加鈣質吸收。

「見義勇為」是壞事?

「見義勇為」是壞事?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原本是被推崇的美德,但曾幾何時,「見義勇為」卻變成要被處罰的行為了。為什麼學校和社會要教孩子見死不救?

�@�̡G洪 蘭 �@�X�B�G天下雜誌



見義勇為一向是傳統美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曾是我們小時候憧憬的對象,連司馬遷都在《史記》中寫「遊俠列傳」。但曾幾何時,急難助人變成要受處罰的行為了。有一位媽媽拿著小學三年級社會科考題給我看:當你看到一位殘障同學需要幫助時,你應該?假裝看不見,趕快走開?見義勇為去幫助他?趕快去報告老師。她兒子選?,結果正確答案是?。老師還說:你逞什麼英雄?要害學校被告嗎?我看到這答案很驚愕,但了解這是玻璃娃娃判例的後遺症:學校不敢收特殊殘障的孩子,同學不敢幫忙他上廁所,因為萬一不湊巧,傾家蕩產賠不完。

無獨有偶,去年七月西雅圖市中心的一家銀行遭搶,一個戴太陽眼鏡、鴨舌帽的年輕人把一個背包推到櫃台前面,命令行員把錢裝進去。這年輕的行員恰好是運動好手,立刻跳出來追,成功把搶匪壓到地上,直到警察把他逮捕。但是這位「英雄」卻在兩天後被銀行開除,因為他違反了銀行的規定:銀行要求行員碰到搶劫時,要順應搶匪的要求,盡快把他送出銀行之外,反正錢都有聯邦保險,如果跟搶匪格鬥,可能會受傷並傷及無辜。西雅圖的警察也說他們只要求市民做個「好的目擊者」,並不要求市民見義勇為。

我們當然了解,要幫助別人必須先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明令不得幫忙就有點過分了。「不平則鳴」是良心的吶喊,「見義勇為」是人善良本性的反應,怎麼到了二十一世紀,反而要回過頭來教孩子自私:凡是不關他的事都不要管,管了要挨罰。這種態度正是造成黃春明在宜蘭騎機車摔倒在地上十五分鐘無人相救,也使許多本來有救的傷者血流到光死去。

這態度是很不對的,現在地球是平的了,彼此是休戚相關,正如這位英勇行員講的:「我知道銀行有這個規定,但當事情發生時,我只想到這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什麼事不好做,要來搶銀行?我今天讓他搶,明天他會去搶另一家銀行。」沒錯,他今天得手了,明天食髓知味,他會再去搶別的銀行,社會會亂不就是大家姑息養奸嗎?校園霸凌會這麼嚴重,不也是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沒欺負到我,就假裝沒看到嗎?

最近公車上,有一個高一女生在眾目睽睽下,被色狼手指性侵並被拖下公車強暴,公車上的人都有看到,卻沒有一個人出面制止或告知司機,這就是這種判例的後果。一個好的法律帶領社會前進,一個壞的判例也會產生寒蟬效應,並使孩子誤以為這個世界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壞事只管放膽做,反正沒人會出面檢舉你。

犯罪不只是看行為後果,要看動機,「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過,雖過不罰」,為什麼我們要處罰幫玻璃娃娃的那位同學無心之過,把「公義」這扇門關掉了?

Pogue Family Review of the New iPad 2

Tsunami waves travel at speed of jetliner





Visit msnbc.com for breaking news, world news, and news about the economy